常見的底材潤濕劑的表面張力范圍
底材潤濕劑在水性涂料配方里面是一個重要的添加劑。選用合適的底材潤濕劑才能令涂料有足夠的底材潤濕能力以適應不同的施工底材。
一般來說,底材潤濕劑的表面張力越低,潤濕能力越強,抗底材污染能力就越好。然而,片面的尋求低表面張力的添加劑用做底材潤濕劑并不能全方位適應配方以及施工要求!
常見的底材潤濕劑的表面張力范圍,從低到高:
表面張力最低的為全氟化合物,一般都在20達因以下,最低的商品化添加劑可以低于15達因甚至更低。
其次為有機硅類,一般在25達因左右。最低的硅類化合物可以達到20達因以下甚至低到15達因,但不適合用作添加劑。
第三類表面活性劑類,包括非離子、陰離子和陽離子。根據結構以及基團不一樣,表面張力在較大范圍內出現,較多的在25達因左右。
第四類聚合物類,常見的產品為聚丙烯酸酯,聚酯等。聚丙烯酸酯的表面張力一般在32-35達因之間,聚酯的較高約在40以上,因此只作為流平劑而不作為底材潤濕劑使用。
第五類為炔二醇基改性物,一般表面張力在30達因左右。改性的方式不同表面張力會有一定范圍內的波動。
下一篇:水性涂料常用的五大類助劑
上一篇:聚乙烯蠟微粉在涂料中的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