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鍍工藝的6大后處理技術
電鍍后處理工藝是根據電鍍層的性能、使用要求、環境影響等因素來選定,通常有拋光、鈍化、著色、涂膜、封閉、除氫等工藝。
1.拋光處理
拋光既能直接用于金屬的表面加工,也用于金屬工件鍍前處理及鍍后精加工。如銅、鎳等合金以及鍍后的銅、鎳、鉻等金屬鍍層的裝飾性精加工。
2.鈍化處理
鈍化使鍍層耐蝕性大大提高并能增加表面光澤和抗污染能力。這種方法用途很廣,鍍鋅、銅等后,都可以進行鈍化處理。
3.除氫處理
除氫處理是在200℃左右的溫度下進行的,處理時間根據零件要求的抗拉強度來決定。除氫處理應在鍍后的3小時內進行。
4.著色處理
由于各種金屬氧化物顏色不同,從而使著色金屬表面呈現不同的顏色,改變了原有金屬的外觀,達到模仿昂貴金屬、仿古、裝飾等目的。
5.涂膜處理
涂膜就是對銀及仿金鍍層的零件,涂覆或浸一層透明的有機膜層,起到防止或延續鍍層變色的工序。
6.封閉處理
就是為了提高工件在大氣中的抗腐蝕能力,采用物理、化學或電化學的方法,使其表面(或中間鍍層)均勻地覆蓋一層膜層,這種工藝稱為封閉。
后處理對電鍍零件性能的提升有明顯促進作用,為保證電鍍零件的使用性能,合理的鍍后處理的工序是必須的。
專業的水性樹脂生產廠家,帥科官方網站http://www.tjsqs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