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層耐腐蝕性能試驗結果評定的方法有哪些
涂層經腐蝕試驗后,試驗結果的評定方法有目測法、稱重法、深度法和電流密度法。
1. 目測法
目測法是用肉眼或放大鏡(3~5倍)對涂層表面進行觀察,有時也適當地使用一些簡單的工具和設備。腐蝕后涂層的定性檢查和記錄,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1)涂層和基體腐蝕產物的顏色和狀態。
(2)腐蝕率
(3)光澤 經大氣暴露后涂層的光澤,是指涂層呈膜狀腐蝕時被氧化的程度。
(4)開裂
(5)以定性評定結果確定涂層腐蝕等級。
2. 稱重法
定量評定的試樣,在試驗前應按要求稱出準確重量,經一段時間腐蝕試驗后取出試樣,用規定溶液浸漬除去腐蝕產物,再干燥稱重。按稱重結果按下式計算腐蝕速度。
3. 深度法
腐蝕深度法是把涂層的厚度因腐蝕而減小的量,以線量單位表示,并換算成為相當于單位時間(年)內腐蝕掉的厚度(毫米)。顯然,知道了涂層的密度,即可將腐蝕的失質指標和深度指標進行換算。腐蝕的質量指標和深度指標,對于均勻的化學或電化學腐蝕均可采用。
4. 電流密度法
電流密度法是以電化學腐蝕過程的陽極電流密度(A/cm2)的大小來衡量涂層腐蝕速度的程度。蝕速度與腐蝕電流密度成正比關系。
專業的水性樹脂生產廠家,帥科官方網站http://www.tjsqs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