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施工質量的工藝
底材處理:
除了選擇合格的膩子粉、膠粘劑、墻襯等材料外,墻體基材材質、處理的平整度、潔凈度(包括去除舊墻面的舊涂膜、霉斑、浮塵、油污等)以及墻體表面濕度、酸度等都會影響最終的涂裝效果。
底漆的選擇與使用:
涂刷底漆不僅可以防止墻面出現泛堿、變色、起霉斑等問題,還可以增加墻體與面漆的附著力,使面漆涂膜更加平整牢固,因此底漆的涂刷是新房涂裝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底漆應與面漆相配套,但是有些裝修游擊隊或不法經營的裝修人員往往使用一些劣質底漆,甚至根本不使用底漆,從而造成耗漆量大、涂膜變色、脫落、起塊、霉斑等涂刷問題。
施工操作:
在施工前涂料稀釋比例是否得當,是否攪拌均勻,操作人員的施工技術是否熟練等都很關鍵。過量稀釋會使涂料不遮底、粉化,有光澤的涂料會出現失光、色彩不一等缺陷。為搶工期或節約成本,不按規范進行施工是造成涂料質量無法保證的主要原因之一。
施工環境:
要注意施工時的氣候條件、施工場所的條件,如溫度、濕度、是否刮風下雨、室內通風狀況及涂刷表面和涂刷工具是否潔凈等。施工時,要在一種涂料徹底干燥后(夏天約7天,冬天約15天,潮濕天氣和通風不好時適當延長),再涂刷另一種涂料,且每種涂料在施工和干燥過程中應打開門窗,保持通風,否則易造成涂膜起鼓、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