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裝前鋼表面處理方法
為提供良好的工件表面,涂裝前對鋼橋構件表面常用的處理方法有:
1.手工處理。符號“St”。用手工和動力工具,如用鏟刀、手工或動力鋼絲刷、動力砂紙盤或砂輪等工具除銹,用手工可以除去鋼橋構件表面的銹跡和氧化皮,但手工處理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質量差,清理不徹底。
2.化學處理。符號“Be”。主要是利用酸性或堿性溶液與鋼橋構件表面的氧化物及油污發生化學反應,使其溶解在酸性或堿性的溶液中,以達到去除工件表面銹跡氧化皮及油污的目的。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該處理方法正被機械處理法取代。
3.機械處理法。符號“Sa”主要包括拋丸法和噴丸法。拋丸法清理是利用離心力將彈丸加速,拋射至工件進行除銹清理的方法。但拋丸靈活性差,受場地限制,清理工件時有些盲目性,在工件內表面易產生清理不到的死角。設備結構復雜,易損件多,特別是葉片等零件磨損快,維修工時多,費用高,一次性投入大。
4.火焰除銹。符號“FI”是利用氧乙炔焰及噴嘴進行除銹的一種方法。噴嘴的形狀與大小要適合待除銹的鋼材表面狀況。火焰除銹適用于厚度5mm以上、未有涂層或要完全去掉舊涂層的鋼材。對厚度近于5mm的鋼材進行除銹時,應注意火焰的溫度。
歡迎登陸http://www.tjsqsm.com,咨詢熱線:400-1355-115